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凯时平台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凯时平台注册 >

这群慈利警察有个“副业”还干得风生水起!

来源:未知 浏览数量: 日期:2024-05-29 07:45

  上午9点,慈利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政委邓绍义、阳和中队教导员高雄、许家坊村村支两委一行带着瓶装饮用水、西瓜,准时出现在许家坊村旱坑组通组公路施工现场。村民们见到邓绍义过来,纷纷围了上来……

  除了村干部,驻村帮扶队队长、慈利县交警大队政委邓绍义就是全村贫困户最熟悉的人。

  来到这里后,他想办法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一桩桩、一件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许家坊土家族乡许家坊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掣肘了整个村子经济的发展。2017年4月,慈利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和该村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组的入驻,帮扶队员努力为许家坊村的村民打造一条“村退出、户脱贫”的幸福之路……

  邓绍义刚到工地,旱坑组老组长张林国就迎了上来,张林国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指望着修建一条宽敞便捷的路,这下终于梦想成真了。”

  在扶贫工作组进驻之前,许家坊村只有一条人力挖出的窄毛路,村民出行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别提行车。4.2公里长的道路,路陡弯急,跟曾经的雷雨垭公路不相上下。村民出行只能步行,上个山都需要花两三个小时,一下雨路面就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路不好走,山上的村民却非常勤劳。村民日日夜夜盼望着能修出一条好路,待交通方便后,便可将自家种养的农产品运到山下买卖。过去,山下的生猪收购12块一斤,因为道路不通,无形中增加了商贩的经济开销,旱坑组村民养的猪只能卖到8块钱一斤,就连这个价格,少有人愿意上来收购。正是交通不便,阻碍了勤劳的旱坑组致富的念想。

  村民们盼着、望着,一条路的修建几经波折,却迟迟未能动工。山高路险,招标的施工队不愿意进驻修路,搅拌个沙灰都需要用柴油发电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资金不足!

  为了修出老百姓的满意路,邓绍义和帮扶队员们实地查看工程进度。缺水了,他们为大家送来水;天气太热,他为大家扛来了水果……有时候,村民都笑称他是施工工地上最勤快的“资深帮工”。

  这下,老百姓被感动了。见邓绍义一个外人对修自家的路都如此热心,原来不愿意免费出工的村民竟然主动跑到工地上搬石头,过去不愿让出自己被占林地的村民也主动让出了面积,60多岁张林国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工地的管事。村民们修路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大家齐心协卯足干劲,争着抢着往工地上去了……

  现如今,轰鸣的发电机、整路机器在施工工地上奏出了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一想到山货都能运到山下买卖、以后出行骑车乘车都将快捷方便,村民们的心里都特别欢喜。

  许家坊村是村情相对复杂,它由原来的阳坪、陈坪、麒麟三个村合并而来,目前,有31个村民小组3627人,实际居住人口4500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528人。

  刚合村,村里没有活动中心,刚组建的村支两委班子也还在不断的磨合中,这让邓绍义将更多的工作着重于带好班子上。他常常告诉班子成员,只有大家团结齐心,才能把许家坊村发展得更好,才能让百姓真正富裕起来。

  邓绍义记得第一次和大队长温小平到最偏远的贫困村民家结对帮扶的场景。因为不通路,二人整整走了两三个小时才到了贫苦户家。也是这一次走访,让他们对贫困和帮扶贫困户走出困境有了新的认识。

  此后一年多,危房搬迁、旱坑组90多户的饮水问题还没解决......邓绍义和他的帮扶组把贫困户最难办的事情都一手扛了下来。

  看到旱坑组村民为了喝上一口放心水,肩挑背负要走上好几里路,邓绍义盘算着:“等到村里的路通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旱坑组贫困户的饮水问题了。”

  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帮扶脱贫路上最基本的操作方式。要真正实现“村脱贫、户脱困”,邓绍义觉得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为了将许家坊村支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邓绍义和高雄常常给村支部班子成员上党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邓绍义告诉班子成员:“村里怎么发展怎么走,村民们首先看的是班子。班子成员的能力过硬了,大家自然不敢多说什么。把工作做好做实了,老百姓看在眼里,自己会记在心里,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心甘情愿地跟着你们走!”别看邓绍义没有天天驻村,谁家孩子在上学,谁家有因病致贫,谁家老人无依,邓绍义比任何人都清楚。

  “邓政委能准确说出许家坊村的人口结构、大事小情,理出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途径,每一位贫困户都装进了他的脑子里。”许家坊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新说。

  “外来”人邓绍义对许家坊村的用心,让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们心服口服。有了过硬的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还得有一个宽敞的村民活动中心。

  为了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和村民活动场地,在交警大队的帮助下,一座漂亮的村部在今年5月建成并使用,不多久,过去小、破、乱的村部换上了宽敞、明亮、更有鲜明特色的新颜。

  2017年5月,在扶贫组的支持下,许家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在许家坊组建了1000亩流转基地试点,矮化杜仲林、菊花、玉竹等中药材被种下,土地流转收入加上劳务费,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帮扶组驻村一年多,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新变化,感受到了他们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真心。但邓绍义和队员们想要为老乡们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