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凯时平台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凯时平台注册 >

10年闭关 35幅油画描绘三峡

来源:未知 浏览数量: 日期:2024-05-29 07:45

  明日,重庆第二届文化博览会开幕,参展作品有四幅描绘三峡风光的油画。当代著名画家、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茂琨教授看了这些油画后曾评价,造诣与中国老一辈油画家几乎相当。2009年,我国美术界权威之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为这些画的作者出版的画册中,称他为“当代中国油画家”。

  这些画的作者———76岁的原话剧演员李文书说,自己一天专业油画课程都没上过。为了画好三峡,老人两次只身游历三峡,卖掉大学里的房子,租住在老年公寓,隐居十余年,用35幅油画真实地还原了雄关夔门、急滩西陵峡、神女峰等以雄、奇、险、秀、幽闻名世界的三峡画卷凯时平台注册。

  前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位于渝北区双龙大道二支路碧悦宾馆旁的一家老年公寓,李文书正在整理《渔夫与落日》等四幅画,为参展做准备。虽然年近八十,但老人精神矍铄,仍然能看出年轻时的帅气。

  在李文书的总面积不到40平米的单间配套房里,除了一张睡觉的床、一个木制衣柜、一张小木饭桌凯时平台注册、一部老旧的电视机外,其它的东西就是油画了。

  波涛汹涌、怪石林立的西陵峡,雄伟壮观、中外闻名的夔门,云雾缭绕中静美的神女峰……狭窄的租住房中,屋子四壁上,到处悬挂着精美绝伦的大幅三峡油画。有夕阳西下、余晖交映的连绵不断的山峰;有清晨烟雾缭绕、静若处子下的江边人家;有黄昏下撒网、等待收货的捕捞渔人……这些美景画得如此逼真,让记者放佛真的置身于雄奇的三峡风光中。

  这些画的作者李文书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一天油画专业课程都没上过。他1937年出生,祖籍四川邻水,自幼酷爱绘画艺术,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由于种种原因,他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与梦想擦肩而过凯时平台注册。但是,无论时代变迁,他都没有放弃过学习绘画,油画则是他的最爱。

  “无论晚上睡觉,还是早上醒来,睁开眼看到的都是三峡。”说起这些画,老人忍不住用手轻轻擦拭着画布,如同慈父轻抚自己的孩子一般。

  老人说,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是人类的财富,而他要用油画留住三峡美景的想法,产生于近20年前。

  李文书老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父亲是一名照相馆老板,受父亲的熏陶,他自幼酷爱美术。1954年,他来到重庆报考四川美术学院的前身———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因种种原因,他没能被录取。

  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李文书跑到重庆话剧团报了名,没想到不但被录取,还曾在话剧《年轻一代》里挑大梁,扮演主角人物林育生。在老人收藏的一张1956年的《重庆日报》上,署名为王大虎的剧评人在话剧评论里称李文书“演戏入木三分”。

  之后,李文书被打成,一直到1980年,调到重庆市歌剧院担任美术设计。这个工作让他重新回到了他所热爱的绘画领域。他当时的舞美搭档、重庆市歌剧院退休干部邓绍义告诉记者,当时李文书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油画,揣摩油画技巧。

  李文书与三峡结缘始于1961年。“当我第一次看到奇特壮观的三峡时,几乎沉醉在无与伦比的美景之中。”李老回忆,当时他乘船去武汉,第一次亲眼目睹三峡风光凯时平台注册。“船过激流险滩、嶙峋怪石的西陵峡时,真想大叫三声凯时平台注册,为眼前的壮丽奇观叫绝。”

  老人说,后来凯时平台注册,一则消息引起他的注意———国家要建三峡工程了。他心里暗自琢磨,一旦水位上升,那些举世无双的壮丽景观将随之淹没凯时平台注册。

  为了再次看望老朋友,他重游三峡。老人称,他在船头甲板上,仰望三峡水位175米的标识,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要用画笔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1996年,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李文书打理完身边所有的事情,开始全身心投入他的三峡梦。

  在老人的公寓里有一个木箱,里面装着50多个老式相机胶卷。据老人介绍,为了寻找到长江三峡沿线最美丽的风景,当时年近花甲的他决定自己到风景里走走。比如,为了全方位展现出天下雄关夔门,他曾背着摄影器材,穿梭于夔门口的荒郊野岭中,观察清晨、正午凯时平台注册、夕阳下的夔门景色有什么不同。

  “那两年,他经常往三峡跑凯时平台注册,有时一去就是半个月没有音讯凯时平台注册。”李文书的妻子、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铮铮告诉记者,当时通讯不畅,老伴年龄也不小了凯时平台注册,因为怕他出事凯时平台注册,她和远在广东的女儿曾阻止过凯时平台注册凯时平台注册,但老伴就是牛脾气,他们也没办法。

  1996至1998年间两次深度游历三峡,李文书看遍了三峡美景凯时平台注册。素材是收集得差不多了,但还有其他障碍。

  作画的关键在于灵感,必须脱离喧嚣和浮躁。李文书当时跟妻子住在西南大学校园里。他常常嫌校园里人太多,不利于作画。偶然的,一位住在渝北区老年公寓的朋友生病了,他前往探望发现凯时平台注册,那里不但环境优美,而且非常宁静,画画不会受影响。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凯时平台注册,卖掉了西南大学里的房子,在老年公寓当起了租客,开始了漫长的创作。

  “画画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当时他商量卖掉房子时,就知道他已经铁了心完成心愿,只有支持他。”王铮铮说凯时平台注册。

  这样一画就是十年。王铮铮说,租住到两路后凯时平台注册,老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画画,十年里几乎与外界隔绝。

  他的好友,出版集团原编辑黎民苏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随着年龄的增大,最近十多年来,一个个同事朋友相继去世凯时平台注册。李文书卖掉房子后,家中电话停机,也没有新的联系方式,好些年没联系上,他十分担心。直到2008年初,李文书打给他电话才知道,因为闭关画画才失去联系,让他虚惊了一场。

  2007年,李文书以《最后的辉煌》为题,完成了最后一幅画———傍晚后的夔门。至此,三峡系列总共完成35幅,除了三峡主要的名胜古迹、壮观山水原貌外,还有很多航道风貌,壮丽奇景凯时平台注册。老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2009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的三峡系列油画出版了画册凯时平台注册,在油画界引起了关注,曾有人想单幅购买,但被他拒绝了。

  “这些画是一个整体,拆散了就是一种残缺。”老人说,记录三峡是他几十年来的梦想,每一幅画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伯乐,收藏全部画作并进行展出,向更多人看到壮丽的三峡奇观。

  从这些画可以看出,作者执着、细腻、富有热情。一幅《故乡的小河》主要展现的是流水人家的场景,河面上点缀的浮漂、光影下的水面,那种细腻感凯时平台注册,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以及对油画的领悟造诣,很难画出这种意境。而《渔夫与落日》,在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由远及近的画面衬托等等,更见功底。

  这些画中流露出一种隐痛、一种悲壮……夕阳西下,狭长的江面波光粼粼,阳光从云雾中透射而出,有收网的渔家、低飞的鹰,将人带入另外一种意境。李文书的油画,细腻而宏大,尤其是灵动的波光,直击人的心灵,深厚的功底和创作意境不言而喻。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李文书用自己独有的手法,描绘出了他心中的三峡。